二硫化钼在有色金属的脱膜剂和锻模润滑剂的应用
发表时间:2025-11-12二硫化钼在有色金属加工中作为脱膜剂和锻模润滑剂具有显著优势,其核心作用体现在降低摩擦、防止表面损伤及提升模具寿命三方面,具体应用效果与技术特性如下:
一、作为脱膜剂的核心作用
-
防止粘模与表面损伤
在有色金属(如铝、铜合金)锻造或压铸过程中,高温高压易导致金属与模具粘连。二硫化钼的层状晶体结构使其在摩擦界面形成润滑膜,有效隔离金属与模具直接接触,减少粘模现象。例如,在不锈钢焊接或耐热合金锻压中,其可防止冷焊和表面划伤,确保锻件表面完整性。 -
提升脱膜效率
二硫化钼与挥发性溶剂混合后喷涂于模具表面,可快速形成均匀润滑层。锻造完成后,锻件易从模具中脱离,减少人工撬动或敲击需求,降低模具磨损风险。
二、作为锻模润滑剂的技术优势
-
高温稳定性
二硫化钼在400℃以下保持稳定,540℃后才开始剧烈氧化。锻造温度虽常高于此临界点,但实际加工中模具与金属接触时间短,二硫化钼在未完全氧化前已完成润滑功能。例如,在多向模锻中,其热稳定性可覆盖锻压工序全周期。 -
高压承载能力
实验表明,二硫化钼能承受320公斤/平方毫米的压力,远超普通润滑剂。在多向模锻等高压工艺中,其可维持润滑膜完整性,防止因压力过大导致的膜破裂或金属直接接触。 -
强附着性与覆盖性
硫原子与金属表面形成强结合力,使二硫化钼膜层紧密吸附于模具表面。极薄的膜层(微米级)即可覆盖锻件新生表面,减少摩擦系数(低至0.03-0.09),提升锻件成形质量。
三、实际应用效果
-
延长模具寿命
在加工不锈钢、耐热钢等特殊钢种时,二硫化钼润滑剂可使模具寿命提升2倍以上。例如,某汽车零部件厂商采用二硫化钼润滑后,模具更换周期从每5000件延长至12000件。 -
降低综合成本
二硫化钼可添加至润滑油、润滑脂中,减少润滑剂消耗量。同时,其减少模具磨损的特性降低了停机维修频率,综合成本降低约15%-20%。 -
适应复杂工况
在真空、高负荷、高转速或化学腐蚀环境中,二硫化钼仍能保持润滑性能。例如,航空航天领域采用其作为真空泵润滑剂,可避免传统润滑剂挥发导致的性能衰减。
四、配方与使用方法
-
糊状润滑剂配方
将二硫化钼粉末与粘结剂(如石墨、玻璃粉)混合,加热至80-100℃制成糊状。涂覆于模具表面后,用压缩空气吹匀,形成均匀润滑层。 -
喷涂工艺
与挥发性溶剂(如酒精)混合后喷涂,适用于复杂形状模具。溶剂挥发后,二硫化钼膜层残留于表面,提供长效润滑。 -
复合润滑体系
二硫化钼常与石墨、玻璃粉等混合使用,通过协同效应提升润滑性能。例如,石墨可补充其高温抗氧化性,玻璃粉可增强膜层硬度。

